转发“宋家慧:向前是大海”
当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马达加斯加海峡、好望角、大西洋、直布罗陀海峡等等散布在斑斓地图上让人神往的地名成为脚下一个个坚实目的地;当广袤无边的天空、一望无际的海面、密集闪耀的恒星、喷薄而出的晨光成为交替不息恒定不变的风光……一个远洋“掌舵手”又将重新起航。
正如诗意不能掩盖孤独,美好也无法屏蔽风险。远洋航行终究是冒险者的行动,星辰大海也只会是勇敢者的征途。
“船长”宋家慧,正是冒险者、勇敢者中的一个。
“‘永盛’轮正在拉普捷夫海勇往向前!”
2013年9月5日,北纬72度,东经33度,巴伦支海,晴天、轻云。“永盛”轮在北极圈内继续航行,60岁的宋家慧向船后远处眺望,发现船已经出了北冰洋的云盖,他看到了云盖的边缘。因为要研究到鹿特丹的航线、海图,他4点钟就起床了。
就快就到鹿特丹,宋家慧感慨,这是一次“与时间的邂逅”———
23年前的12月,宋家慧驾驶中国第一艘超大型油轮“前进湖”,满载28万长吨伊朗轻质原油,从伊朗哈尔克岛起航。因为还没找到原油买家,一时未能确定目的港,“前进湖”不得不在西班牙CADIZ海湾抛了半个月锚,后再续航,并于1991年1月6日抵达鹿特丹“完成使命”。8日下船,带领30名船员乘机返回中国。从此告别了他十几年的远洋船员生涯。
这一刻,他与自己的远洋生涯“重逢”在鹿特丹。
作为“永盛”号首航北极专家团中的一员,时任交通运输部安全总监的宋家慧在耳顺之年再次踏上航程。经过交通运输部海事局、救捞局,航母“瓦良格”、“神舟”载人航天飞船海上救援保障等诸多工作和经历打磨,行进在远洋,他的心态已有太多不同。
在他的航行日记里,既有更多专业技术的解读,有更多人员培训、管理的体会,有对安全的严谨苛求,还有了一种对远洋航行“站在高处”的观察,对自然的敬畏、对从前忽略的细节的赞美,甚至有心情写下散文,抒写心中激昂和对两岁小孙子的想念。
“拉普捷夫海静悄水面上,六面荧光、七彩斑斓,酷似极地仙境,倍感心旷神怡!”“海豹戏水,成双成对,海鸟翱翔,点线相连!”“怎奈爱孙不在,满腔热血,顿入冰山,感慨万千,海天遗憾!”……远航感受不同,情怀却如一始终。
在30多年前开启远洋之旅时,在40年前选择航海系时,甚至作为一个渔民的孩子在海边出生之时,海洋和远方,就已经种在了宋家慧心里。
宋家慧说自己小时候是“还不会说话就已经会游泳”的孩子,海洋是“基因”。因此,1976年从大连海运学院(现大连海事大学)毕业,面临“留校当体育老师还是到遥远的广州当远洋船员”抉择时,他毅然决定“向南去”。
因为这个“逐梦”的选择在人生中意义重大,过去40年,宋家慧至今还记得其中每个细节。
1976年3月,北方还是很冷,宋家慧穿着厚厚的冬装踏上火车,从大连挤挤攘攘20多个小时,到达北京。因为没有买到最近的去广州的车票,在亲戚家借住两天后,宋家慧继续他的广州报到之旅。又轰轰隆隆40多个小时,终于抵达目的地。3月的岭南,夏已初现,棉衣棉裤裹身的宋家慧满头大汗,心里却异常坚定。
全国服务热线
13983915793公司服务邮箱
zysxgc@163.com